
明年将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
作者 |陈阳
编辑|苏瑞琪
尽管数字可以被修饰,但财务报告总能反映现实。
2025年即将结束,汽车行业的竞争环境并未改善。相反,由于不断的人事变动,竞争会加剧。
随着昨日吉利汽车财报数据的出炉,各大汽车企业也陆续公布了三季度“业绩”。这份成绩单显示的不仅仅是损益数据。这也是关注行业发展路径的视角。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前预警,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也表达了担忧。
总体来看,九家车企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些公司正在做w嗯,而其他人则表现不佳。其中,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销量和净利润双增,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经营状况。赛勒斯长城汽车“增加了销量,但没有增加利润”。销售额增加了,但利润却没有同时增加。这可能与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加剧有关。东风汽车虽然利润承压,但实现了利润增长,找到了利润突破口。广汽集团、北汽蓝谷持续亏损,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库中国汽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明年汽车企业将面临集体困难,但这对个别企业来说并不是问题。今年年底汽车销量受补贴政策大幅增长,这将在明年的市场上创造一些盈余。产量远远超过出货量,剩余部分作为库存累积在经销商处。所有汽车公司都受到影响。此外,即使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也很难增加销售额。
“从产能和需求来看,我国汽车需求每年只有3000万辆多一点,但产能却达到6000万辆,产能过剩问题重要,依靠出口行动已成为必然选择。但出口形势日趋艰难,国际市场和贸易竞争激烈,壁垒等因素给汽车企业出口带来诸多障碍。”前述智库专家表示。
快析九家车企财报:有喜,有悲。
在第三个q中2025年上半年,赛勒斯实现营业利润481.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75%,呈现出业务扩张的良好态势。不过,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1亿元,同比下降1.74%。总体来看,赛勒斯在2025年第三季度呈现“增销量不增收益”的现象,单季度盈利表现放缓。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2.98亿元,同比下降31.2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23%,呈现出“销量增长但利润增长”的局面。长城汽车将利润变化归因于其财务报表报告称公司加大了在渠道建设、新模式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战略投入。
北京汽车蓝谷:该公司是北汽集团新能源板块的主要运营商,第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58.67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4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减亏约41.7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减亏约41.30%。北汽蓝谷虽然持续亏损,但亏损范围明显缩小,管理效率显着提升。随着高端车型保有量的增加和规模效应的加深,北汽集团正在新能源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双品牌提升+技术协同”的战略。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8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6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8.91亿元,同比下降36.65%。研发成本上升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3%。
广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出复杂艰难的局面。营收方面,合并营业利润总额达到243.18亿元,同比下降14.62%,但环比增长6.98%。归属净利润母公司净利润为-17.74亿元,同比减少27.0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19.42%。
上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强劲,第三季度总营收达1694.03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8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44.8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99.86%。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多项措施。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国外市场”是带动销量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奇瑞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眼,营业利润达2148.33亿元,同比增长17.94%。净公关营业收入143.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这既得益于销量的扩大,也得益于内部成本控制的优化。此外,其新能源车型的表现也令人惊叹。领先品牌瑞虎系列凭借技术牢牢占据SUV市场前列,而捷途品牌则凭借“出行+”定位领跑细分市场。
长安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季度销售额达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收入大幅增长。由于最近的销售成本和政府补贴的减少,利润正在萎缩。为抢占市场份额,长安汽车加大营销投入。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6.25%。
吉利汽车2025年销量第一季度892亿元,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27%。单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第三季度归属母公司核心净利润达39.6亿元,同比增长19%。扣除非母公司所有权净利润10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 9%。截至2025年10月,吉利汽车全年销量247.7万辆,全年目标销量300万辆,完成率82.6%。
淘汰赛正在加速进行,汽车公司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变革的挑战。
汽车企业三季度财报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已进入“扩产增效”、“成本发挥”的重要阶段。国外市场的拓展和研发投入水平将很重要决定企业未来盈利方向的因素。
“明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高盈利能力,企业生存将极其困难。”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在吉利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
李东辉分析指出,当前au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制造领域涌现了众多新兴力量。除小米外,大多数新势力的发展时间都是5-6年,有时甚至是7-8年。今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市场采购环境下,各新兴势力销量大幅增长,但实现盈利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然而,就在李东辉发出警告的前几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了行业中的问题。他指着无论是单纯的实力还是范围的扩张,都尚未形成封闭的商业圈。如果10年后这个循环还不能闭合,行业的未来将变得不确定。虽然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依赖税收补贴无异于“啃老本”。
未来,政府补贴这只有形之手将逐渐退去,市场竞争这只无形之手将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表明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熟,成为健康发展的起点,但明年对于一些车企来说也将是重要的一年。
华旗研究院对当前汽车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分化加剧。虽然大公司依靠销售增长和新能源转型来实现收入增长,但一些汽车企业动机公司正在经历利润下降或收入增加而不增加利润。市场格局两极分化。二是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并存。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给利润带来压力。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风险进一步加大了车企的成本压力。
第三,研发投入与转化的设计影响深远。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虽然短期利润下降,但我们取得了技术储备和长期竞争力。与此同时,汽车企业正在加速向智能化产品、高端产品转型,但高端品牌仍面临诸多挑战。
四是国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支柱。比亚迪, 南非IC电机等加速海外扩张,海外销量大幅增长,展现出摆脱国内竞争、扩大市场份额的新方向。
随着形势的变化,没有一家汽车公司能够安然地坐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最后阶段。战略重点强、基础扎实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优势。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