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金融时报
11月6日,第二届思明保险论坛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宁波召开。作为全国性保险行业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保险行业优质服务共同繁荣的实践与愿景”。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总经理赵鹏出席座谈会。李卓勇,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裁。李克东,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裁、总经理。陈东升先生,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平安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泉出席并讲话。
他们贡献了哪些内容或有趣的内容?保险怎么样行业提供优质服务让每个人都能繁荣?
赵鹏先生:保险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赵鹏指出,保险作为经济缓冲剂、社会稳定器,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做大“蛋糕”、分好、保好“蛋糕”的独特作用。为此,他提出了三种方法:
一是保险促进艰苦创业、创新创业、致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保险分散整个创新链条面临的各种风险,支持创新和财富创造。人保集团持续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已建立覆盖13大类200余种产品的科技保险体系。 2025年前三季度,承保专业特异创业企业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6.2万家。
其次,保险配置让每个人都享有合理的份额,有利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繁荣。在“三农”保障方面,人保集团目标到2024年保障5542万户半农户,为1757万户半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亿元,支付农业保险赔付491亿元。服务新公民改善民生 1 到2024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818万人次,其中外卖司机将超过300万人次,网约车司机将接近100万人次。从改善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2024年全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参合率将超过65%,服务8300万参保人。
第三,保险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韧性,促进共同繁荣,同时保护奋斗成果。 “十四五”期间“一”期间,保险业累计支付赔款9万亿元,其中人保集团累计赔款支出超过1.8万亿元。同时,人保集团正在积极探索“保险+风险缓释服务+科技”新模式,计划到2024年提供161万项风险缓释服务,揭露110万项风险隐患。
李卓勇: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应对老龄化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治老龄工作。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连续3次纳入五年规划、5次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李柱勇表示,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过程中,中国人寿积极参与近80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的实施和办理,迄今服务客户约4000万,积累了有益经验。
李卓勇建议,加快发展高质量长期护理保险,首先应考虑建立强制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作为单独保险类别,统一规定保险范围、护理服务类别、费用等,按照“基本覆盖、全面覆盖”的原则,实现全民覆盖、全生命周期护理需求覆盖。二是完善政策引导,建立全民参与的长期护理保险融资机制。考虑为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单独的融资途径。政府w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支持,让长期护理保险被全社会认可、感受到、信任和使用。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分担负担。三是优化服务管理和公关推广机制。除了简化支付结算、理赔等、简化行政手续外,我们还将通过全面普及护理保险信息,在居民区、媒体上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护理保险的认知。四是改善护理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内容、质量控制、护理服务机构认定等各项管理标准和规范,完善制度实施和监督机制。五、我们将建立一个建立健全评估研究体系,定期评估失能状况、标准支付领域和待遇标准,通过动态优化保障水平和财政负担,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长期护理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东:发挥保险三大核心功能,贡献共同富裕
李克东认为,保险的起源本质上与共同富裕有着天然的联系,保险在风险保障、金融金融、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资金融通方面,今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5.4万亿元,投资超过6000亿元通过上市公司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直接投资科技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风险保障角度看,商业保险在医疗健康、养老保障、防灾减损、支农惠农、扶贫济困等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它有助于缩小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共同繁荣。比如,通过开发与基本健康保险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可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风险缓解、预防 保险专业人员可以通过风险识别、监测和预警机制,促进从源头上应对灾害和减少损失。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中国太平天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保险利益最大化。例如,太平养老是一家实验性长期护理保险公司。 2017年,我们与江苏省南通市政府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政府主导的市场运作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023年,集团创新性地在香港推出具有跨境理赔功能的香港湾区退休金计划,鼓励香港长者在大湾区退休,缓解香港居民生活的重大问题。陈东升:打造长寿时代的“新寿险”
陈东升认为,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寿险被医疗护理行业接受是一个明显的趋势,除了寿险之外,还需要将服务纳入其中。o 传统的“寿险+投资”。康养实体、打造新商业模式,既是对西方经验的总结,也是适应健康中国、银色经济等国家政策和发展需要。
“寿险在医疗、养老服务领域的渗透和拓展是时代的需求和趋势,这就是‘新寿险’。”陈东升先生表示,“新寿险”的核心在于从传统寿险行业二维“支付+投资”结构模式向三维“支付+服务+投资”结构模式转变的“三个极端”。
泰康致力于打造完整、无缝、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养生服务体系。 “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但实现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陈东升表示,目前泰康市已开发在全国37个城市开展了47个社区养老项目,其中27个已投入运营,北、南、东、西5大医疗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布局已完成。
龙泉:筑牢“三网”,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是我们保险业贯彻国家决策协议、履行行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保险公司的光荣使命。龙泉表示,平安地产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构筑坚强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灾害保障“三网”,保障中资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将护送该船出国旅行。
在构建“经济安全网”方面,平安地产充分利用保险保障,保障海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产安全和运营稳定性。据龙泉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司为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400个海外项目提供了总额约2.94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其中70%的重大项目位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在构建强大的“社会安全网”方面,平安保险整合全球领先的医疗救援网络和安全专家资源,创新打造平安海外应急救援体系,推出“平安24周全出境安全保障”,打造先预防、后救援、后赔偿的服务模式。迄今为止,《平安24》已服务了大约6000多家企业的40万名海外代表。
为构建“防灾网络”,平安地产自主研发了全球防灾综合服务平台“EagleX”。目前,该平台支持台风、暴雨、地震等五大风险识别,实现台风、暴雨等天气灾害预警,并具备图像监测和地面沉降监测两项卫星监测功能,有效支持中资企业加强海外风险管理。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